A+ A-
A+ A-

第二天去公司,像是一场公开处刑。

空荡荡的办公桌,每一寸都写着“李明,你失败了”。

平时关系不错的同事张哥端着杯子凑过来,小心翼翼地问:“李明,怎么没见苏婉给你送饭啊?你俩吵架了?”

苏婉以前,每天中午都会做好午饭,用保温桶装着,算好时间给我送来。

公司的女同事都羡慕得不行,说苏婉真是贤妻良母。

而我,把这一切都当成理所当然。

我支吾着,脸颊火辣辣地烧起来,“她……她出差了。”

我不敢说我们离婚了。

我怕看到他们同情又带着点鄙夷的眼神。

一个连自己老婆都留不住的男人,在别人眼里,就是个彻头彻尾的笑话。

张哥“哦”了一声,没再多问,但那眼神里的探究,像无数根细针,扎得我坐立难安。

午餐时间,同事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,讨论着老婆孩子,讨论着周末去哪儿玩,讨论着房贷和下一代的教育基金。

“我家那口子,非要给儿子报个马术班,说要培养贵族气质,一个月小一万,我头都大了。”

“知足吧你,我老婆最近迷上了烘焙,天天在家烤蛋糕,烤糊的比成功的还多,光买那些材料模具都花了好几千。”

他们嘴里的抱怨,此刻听在我耳朵里,却变成了最奢侈的炫耀。

这些,我曾经也拥有过。

苏婉也曾兴致勃勃地要报瑜伽班,被我一句“都老夫老妻了,折腾什么”给怼了回去。

她也曾想买个烤箱,说要给我做蛋挞,我嫌她浪费钱,不了了之。

我像一个局外人,坐在这片热闹中,格格不入。

我终于迟钝地明白,我失去的,不仅仅是一个妻子,而是一个完整的家,一份曾经触手可及的幸福。

浑浑噩噩地熬到下班,我鬼使神差地打开了手机银行APP。

我需要直面这个残忍的现实。

工资卡余额:3251.4元。

底下是一长串的支出记录。

每月1号,自动转账6000元,收款人:王春花。

每月15号,自动还款3000元,房贷。

剩下的,就是我零零碎碎的交通费和偶尔的应酬开销。

我突然想起来,这个月的物业费、水电燃气费,都还没交。

加起来又是将近一千块。

巨大的焦虑感像一张网,瞬间将我死死缠住。

以前,这些事我从来不用操心。

苏婉会像一个精明的管家,把每一笔开销都计划得清清楚楚。

她说我们得存钱,为了以后换个大点的房子,为了以后有孩子,为了我们的未来。

而我,却把她所有的精打细算,都当成了对我“孝顺”的阻碍。

“叮咚”一声,手机屏幕亮了。

是我妈发来的微信消息。

一张她和几个老姐妹在餐厅吃饭的***,每个人都笑得花枝招展。

配文是:“儿子,最近手头有点紧,下个月能不能多打点?你张阿姨的儿子刚给她换了个最新款的手机,羡慕死我了。”

我盯着那张照片,她脖子上戴着的那条金项链,是我去年花了我一个多月工资给她买的生日礼物。

她手上那个玉镯子,是苏婉结婚前送她的。

而她说,手头有点紧。

愤怒,像地下压抑了许久的岩浆,开始翻滚。

但我又不敢。

我从小就被教育,“百善孝为先”,“天下无不是的父母”。

反抗母亲,对我来说,就像一种天生的原罪。

憋屈,巨大的憋屈堵在我的胸口,让我几乎喘不过气。

晚上回到那个空无一人的家,我决定挑战一下自己做饭。

结果,厨房像被洗劫过一样,不是切到手,就是把菜烧糊,最后弥漫在空气里的,只有一股呛人的油烟味。

我烦躁地把锅铲一扔,瘫坐在地上。

我这才发现,我是一个生活上的废物。

离开了苏婉,我连最基本的生存能力都匮乏。

最后,我还是点了外卖。

一份三十多块的盖浇饭,我吃得索然无味。

以前苏婉在家,三菜一汤,荤素搭配,成本也不过如此。

生活质量,断崖式下跌。

电话又响了,还是我妈。

“儿子,怎么一天都没个电话?离婚了心情不好啊?我跟你说,离了就离了,那种不孝顺的女人,早离早好!你一个人过,妈以后多疼你。”

她的声音里没有丝毫关心,反而带着一种幸灾乐祸的轻快。

紧接着,话锋一转:“对了,下个月多打2000的事,你可别忘了啊。”

那一瞬间,我感到了生理性的恶心。

我强忍着胃里的翻江倒海,第一次,用一种试探的语气问她:“妈,您最近身体怎么样?有什么特别大的开销吗?”

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下,随即传来她不耐烦的声音:“问那么多干嘛?我养你这么大,你给点钱不是应该的吗?你是不是不想给了?”

她开始顾左右而言他,语气敷衍,充满了警惕。

我的心,一点一点地沉下去。

周末,我整理房间,在书柜的角落里,翻出了一个账本。

是苏婉的字迹。

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我们婚后每一笔开销。

“2018年3月5日,买菜25.6元,水果18元。”

“2019年8月10日,李明生日,买蛋糕188元,送他剃须刀599元。”

“2020年11月1日,给婆婆转生活费6000元。”

“2021年5月20日,物业费750元。”

我一页一页地翻下去,触目惊心。

账本的最后几页,苏婉用红笔标出了一些条目。

“婆婆去xx美容院办卡,3888元。”

“婆婆参加老年团去云南旅游,团费4999元。”

“婆婆给小舅子(***)买手机,5200元。”

……

这些,都是她从我妈的朋友圈,或者从亲戚的只言片语里拼凑出来的信息。

而在这些记录的旁边,是我每个月雷打不动转给她的6000元。

我一直以为,苏婉只是在抱怨。

原来,她早就把证据一条条地罗列了出来。

只是,当时的我不信,我也不想信。

愧疚感像一只无形的手,扼住了我的喉咙。

我终于真切地感到,没有苏婉,我的世界,已经彻底失去了重心。

财务、生活、情感,一团乱麻。

我被我妈和我自己,联手推进了一个深不见底的泥潭。

而我,甚至连挣扎的力气都没有。

小说《因每月给妈6千,老婆离婚,离婚后:我才懂我有多糊涂》 第2章 试读结束。

全文阅读>>
  1. 上一章
  2. 目录
  3.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