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+ A-
A+ A-

还说服其他同学,学校会给予优秀毕业生几十万的高考奖金,只有舍得消费、投资自己才能提升自己的眼界、身份和地位。

有同学办理了高尔夫会所的年卡,认为总有一天会用得到。

有同学提前向父母预支了几十万奖金充值游戏、打赏主播。

他们模仿着认知范围内的纸醉金迷,自鸣得意地发到群里,互相吹捧。

每一次炫耀过后,他们都会在群里@我。

【乡巴佬,别羡慕得流口水了。】

我只是一笑而过。

按自己的兴趣和生活节奏,学吉他、街舞、射箭,巩固计算机知识。

骑行、慢跑,探索人生的更多种可能。

考上清北的学子,往往奉行终身学习,追求的更多是内啡肽而非多巴胺。

反观前世的七班,在「高考一卷定终身」的执念下,失败一次就输不起。

考上大学后,他们没有踏入一次图书馆,没有认真学过一门课,甚至没有努力争取过一次工作。

他们埋怨命运不公,而最终,一股脑地将失意宣泄在我身上。

思及前世,我攥紧拳。

报仇雪恨的日子很快就要到了。

12

出分那天,全班都考了 650 分以上。

班群庆祝时,没忘了@我。

我没有吭声,告诉自己事以密成。

几天后,学校举办高考表彰会。

邀请了学生家长、高二学子以及各科老师们参加。

按 600 至 650 分段,650 至 700 分段,700 分以上分段依次颁奖。

发现我不在 600 分段后,苏甜挖苦道。

「你连 600 分都没考到?

「看到你发挥得这么差,我就放心了。」

颁奖到 650 至 700 分段时,除了我,七班其他 36 个同学齐齐上台领奖。

校长真情实感地赞叹。

「这就是缔造传说的七班。


全文阅读>>
  1. 上一章
  2. 目录
  3. 下一章